酒庄规模与酒质的理性思考

在法国著名酒评家米歇尔•贝丹(Michel Bettane)与切里•德梭(Thierry Desseauve)合著的经典巨著《法国葡萄酒年鉴》(2014-2015年版,已由中国旅游出版社翻译出版),有一则问题解答《勃艮第问题:小酒农是否一定比大酒商好》。全文如下——

葡萄酒的质量与酒庄的规模和结构没有直接关系,大酒商能酿出非常优秀的葡萄酒,而小酒庄未必有这个本事。大酒商酿酒使用的葡萄既有自产的,也有从果农处购入的,这是他们和小酒庄之间的本质区别,难度只有用自己园里葡萄才能酿出好酒?当然不是。

敬业的酒商只与知根知底的果农合作,并签订条文严谨的合同,果农对此也很重视,深知不少酒商会拒买劣质葡萄。采摘的日期也由双方共同决定,并根据每个法定产区和每个地块具体情况,尽可能估算出最佳采摘日。如今的果农并非孤军作战,签约酒商会对其进行跟踪和管理,在关键决策上提供必要的意见和建议。

酒商对葡萄的地块了如指掌,从而得以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酿出优质葡萄酒。同时,一些小酒农为扩大规模,也会开展一些酒商业务,从果农处购买葡萄来酿酒,现今小酒庄与大酒商之间界限越发模糊。

大酒商中不乏认真敬业者。所以小的好还是大的好,与其深究这个不如相信自己的味蕾吧!


如果说《法国葡萄酒年鉴》对勃艮第的“小酒农与大酒商”作了审慎的比较,那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系马会勤教授在个人博客发表的《如果小酒庄是灵药,那倒好了》(发表于2013年9月30日),则对中国葡萄酒产区的“小酒庄与大酒庄”作了理性的分析。全文如下——

最近看了几个产区规划,搞规划的以为宁夏产区的兴起靠的是小酒庄,核心是单体大小的问题,于是每个规划都突出发展100个酒庄之类。这么想就是只看表面了,宁夏的快速发展有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表面看兴起了数个小酒庄,其实宁夏产区的发展根本上不是单体酒庄大小的问题,而是针对特定产区的发展思路和理念正在升级,这几个小规模酒庄都有突出的别人很难模仿的“强势”因素。所以其他产区照猫画虎推“小酒庄”弄不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实际情况是一般意义的“小酒庄”的营销、品牌、人才、食品安全比起大酒厂来整体处于显著的劣势,没有特定的条件支撑和长期的能力建设,抗御目前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的能力更差而不是更强。“强势酒庄”才有出路,和简单的体量大小无关。如果以为凑100个“农家乐”似的“特色小酒庄”,弄个产业规划就行了,那就太业余了。



免责声明:本账号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网页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邮箱:574704133@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