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葡萄酒成功的地方

在国外的葡萄酒产区旅行时,别人多大买葡萄酒,他却千方百计搜罗葡萄酒书籍。从酿酒技艺到市场推广,澳洲葡萄酒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最早关注澳大利亚葡萄酒,是因为在英国市场上它取代法国葡萄酒的领头地位所带来的震撼,当时在法国学习,澳大利亚葡萄酒时不时就会成为一个话题。
 
但是,系统品鉴澳大利亚葡萄酒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少有人会组织这样的品鉴活动。以至于直到回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所品鉴的澳大利亚葡萄酒,主要是来自于进口商组织的活动,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印象,也远不及对澳大利亚葡萄栽培与酿酒科技方面深刻—澳大利亚一度成为这个领域发表科技文献最多的国家。葡萄酒呢?只有厚重、肥硕而强大的西拉。也就想当然简单地认为—就像大多法国葡萄酒业界的人士一样—澳大利亚出产的葡萄酒,缺乏变化。
 
2007年参加Coonawarra的赤霞珠拍卖会之行,改变了我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原有的印象,原来,这里也出产细腻、优雅、富有变化的葡萄酒—对于“认识葡萄酒,必须深入产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生产单位虽然不及法国15万之众,但是也有超过1600个,其中排名前20位的企业出产了超过全国90%的葡萄酒,生产的集中度高,不在产区,如何感受得到其产品是多样的呢?因此,当2012年又有机会访问澳大利亚时,坚持选择了去西澳—对那里出产的霞多丽早有耳闻,在那里也品鉴到了很多优雅的雷司令、长相思,完全颠覆了原先对于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印象,“认知出现的偏差,只能说是归结于自己的孤陋寡闻”。
 
随着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深入接触,也在思考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难免就会把自己熟悉的法国理念与方法,嫁接到中国产业中,而当面对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时,却又发现: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更具有借鉴价值。成就一个产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两个方面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适宜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宣传推广。
 
提到酿酒技术,很多人肯定马上就会想到法国,法国出产的葡萄酒世界一流,但是来到法国学习酿酒的人深有体会:由于法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积淀深厚,新世界酿酒师在这里只能学习到理念性的东西,拿来主义肯定行不通,因为这里的生产条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复制的,这也是法国业者引以自豪之处。
 
作为葡萄酒新世界的澳大利亚则不同,由于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传统束缚,这里的葡萄酒业者可以充分将现代科技作为提升葡萄酒品质的手段,这得益于一个有效的科研体系—葡萄酒行业按照产量,支出一定的费用(7澳元每吨葡萄酒),政府再等额配备经费用于行业科研,另外也有企业直接投资委托研究的项目,使得葡萄酒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合理的机制,不仅保证了科研机构的顺畅运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都是贴近生产应用,也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
 
第一次访问阿德莱德时,AW RI(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中心)还是蜗居在一组小平房中,本次访问很是感慨:仪器设备很是精湛却也没有奇怪独特的,令人震撼的是这么多台仪器协同工作的忙碌场面。这应该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葡萄酒研究中心了。宣传与推广对于成就一个葡萄酒产区声誉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好酒也怕巷子深,更何况世界葡萄酒面临生产相对于消费过剩的局面呢?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在进行推广时,可谓费尽心机,早在多年前,他们结合旅游业进行调查,并提出以旅游业带动推广葡萄酒的行动计划;他们多年前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风味认知特性”研究—这种以消费者研究为主导的推广,有效性肯定会更好;相比之下,那种以自己祖爷爷的故事开篇,用很大的篇幅讲解历史,往往得到的结果是:听众要么思想上开小差了,要么在开始品鉴葡萄酒之前已经离开了—有谁真的对别人的历史感兴趣呢?现在提到澳大利亚葡萄酒,眼前浮现的是“手拎着鞋子,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的美好风景。文章来源:《葡萄酒评论》



免责声明:本网页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账号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邮箱:574704133@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